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鋼股份”)是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寶鋼股份以其誠信、人才、創新、管理、技術諸方面綜合...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4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53.2%,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3.9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下降。分區域看,亞洲、歐洲、美洲制造業PMI均連續2個月環比下降,并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微幅上升,但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綜合指數變化,疫情與地緣政治雙重影響使得全球制造業增速持續放緩,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將2022年全球增長預測下調至3.6%,比3個月前的預測降低0.8個百分點。其中,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7%,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4.4%。 疫情的持續蔓延疊加地緣政治沖突使得全球能源和糧食價格快速上漲,全球通脹壓力持續上升,正在考驗全球經濟復蘇的韌性。據IMF預測,2022年,發達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為5.7%,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為8.7%,比1月的預測分別高1.8和2.8個百分點。 疫情對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增加,同時持續的通脹壓力對經濟的影響也明顯上升。全球貨幣政策由擴張回歸正常化的速度在逐步加快,使得推動經濟復蘇的外部動力在減弱。同時,全球需求收縮壓力的持續加大也成為遏制全球經濟復蘇的內生阻力。通貨膨脹疊加需求收縮壓力使得全球經濟滯漲風險有所增加。世界經濟復蘇的內生動力正在逐步被消耗,經濟復蘇的脆弱性有所增加。如何通過精準施策在抗通脹和保復蘇之間實現平衡將考驗各國政府的執政能力和智慧。 短期來看,減少疫情對經濟的干擾并通過相關政策刺激來提振需求是當前世界經濟保持恢復的外部動力。長期看,只有徹底控制住疫情,消除其對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才能保證世界經濟穩定復蘇。同時,世界各國應繼續加強合作,減少沖突,才能更好緩解需求收縮壓力,保障經濟穩定復蘇。 非洲制造業增速平穩,PMI微幅上升 2022年4月份,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微幅上升0.1下降0.1個百分點至50.9%,但較2021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顯示非洲制造業恢復速度與上月基本持平。疫情持續影響和地緣政治沖突帶來的沖擊給非洲經濟恢復帶來阻力。近期世界銀行發布的非洲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2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將增長3.6%,低于2021年的4%。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了非洲地區的糧食危機。除了影響非洲糧食進口外,非洲本土糧食種植量也因為化肥供應受限而有所減少。非洲通脹壓力因糧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而繼續加大。非洲國家在通過減稅降費來緩解商品價格的沖擊壓力。IMF預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通脹率在2022年將達到12.2%,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非洲大陸自貿區成為非洲主要國家緩沖經濟下行壓力的主要期待。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ECA)預計,非洲大陸自貿區(AfCFTA)協議將推動非洲內部貿易增長40%,并為運輸部門帶來巨大利益。 亞洲制造業下行壓力加大,PMI降幅擴大 2022年4月份,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至50.3%,較2021年同期下降2.3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且降幅較上月有所擴大,顯示亞洲制造業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從主要國家看,4月受疫情多點散發和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等短期因素的影響,中國制造業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增速放緩,影響亞洲制造業增速回落。但隨著中國持續壓實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落實貨運物流保通保暢部署,充分實施能源保供增供舉措,短期因素的影響將逐漸弱化,中國經濟有較快恢復基礎。 盡管中國經濟短期面臨壓力,從全年來看,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亞洲發展中國家仍是亞洲經濟復蘇,乃至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推動力。近期,《亞洲經濟前景和一體化進程》報告指出,2022年亞洲經濟仍將處于恢復進程當中,但增長幅度或有所收斂。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數據計算,2022年亞洲經濟增長預計在4.8%左右,將比2021年下降1.6個百分點,但仍高于世界經濟平均增速。同時也要看到,地緣政治沖突也在加大亞洲的通脹壓力,并影響其外部需求的增長。進一步挖掘投資潛力是亞洲各國推動經濟復蘇的主要方向。 歐洲制造業增速持續放緩,PMI連續下降 2022年4月份,歐洲制造業PMI為55.1%,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較2021年同期下降5.7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主要國家來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制造業增速較上月有不同程度放緩,英國和法國制造業增速較上月稍有加快。俄羅斯制造業仍處于下降趨勢,但降幅有所收窄,俄羅斯制造業PMI較上月有所上升,但仍在50%以下。 受地緣政治沖突的直接影響,歐洲面臨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速放緩的雙重壓力。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通脹率按年率計算達到7.5%,連續6個月創歷史新高;2022年1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0.2%,低于去年第4季度的0.3%增幅。歐洲央行預計在持續上升的通脹壓力影響下,投資和消費活動將有所放緩,歐元區第2季度GDP環比將接近零增長。面對通脹壓力,歐洲央行將考慮在未來幾個月結束量化寬松政策,歐洲加息的預期也在迅速升溫。 美洲制造業增速放緩明顯,PMI降幅擴大 2022年4月份,美洲制造業PMI較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至55%,較2021年同期下降4.2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下降。主要國家數據顯示,美國、加拿大、巴西制造業PMI較上月均不同程度下降。美國制造業增速持續放緩帶動了美洲制造業整體增速趨緩。ISM報告顯示,美國制造業PMI較上月下降1.7個百分點至55.4%,連續2個月環比下降。分項指數變化顯示,美國制造業生產、需求和就業增速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放緩。價格指數仍保持80%以上的高位。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的同時,仍面臨較大的通脹壓力。2022年第1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降1.4%,市場預期為增長1.1%,與前值(2021年第4季度)的6.9%增幅也相距甚遠。美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8.5%,高于預期的8.4%,創下1981年12月以來的新高。美聯儲通過加息加快推進貨幣政策的收縮來抗通脹。但貨幣政策的收縮給美國經濟恢復也將帶來不確定性。在抑制通脹的同時,如何更好實現美國經濟“軟著陸”是美國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在美國貨幣政策空間縮小的同時,美國財政政策能否在投資和消費的提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是美國經濟能否軟著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