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鋼股份”)是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寶鋼股份以其誠信、人才、創新、管理、技術諸方面綜合...
合金元素在鋼中的作用
碳(C):
碳對鋼的力學性能有重要影響。在熱作模具鋼中,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提高,但塑性和韌性降低。對于冷作模具鋼,含碳量的增加會提升抗彎強度和耐磨性,而含碳量的減少則增強韌性,但會降低抗彎強度和耐磨性。因此,抗沖擊及高強韌冷作模具鋼的含碳量通常控制在0.5%-0.7%,而高耐磨性模具鋼的含碳量則達到1.2%-2.3%。碳還能提高鋼的淬透性,但會降低耐蝕性、焊接性能和冷成形性能。
鉻(Cr):
鉻能顯著提升鋼的耐蝕性和抗氧化性,增大淬透性,產生二次硬化效應,形成特殊碳化物以提高耐磨性。同時,鉻在改善鋼的使用性能時,不會損害其工藝性能。此外,鉻還能提高鋼的高溫強度,是冷作、熱作和塑料模具鋼的基本合金元素。
鉬(Mo):
鉬能增強鋼的二次硬化能力、高溫強度和抗蠕變性能,提高抗過熱敏感性和淬透性,同時抑制回火脆性。在耐蝕塑料模具鋼中,鉬還能提高氧化物介質中的耐蝕性,但會增加脫碳的傾向。
鎢(W):
鎢在鋼中的作用與鉬相似,能形成堅硬穩定的碳化物,提高淬、回火鋼的紅硬性。鎢在增強耐磨性和抗過熱敏感性方面優于鉬,但含鎢量過高會顯著降低鋼的韌性。
釩(V):
釩能細化晶粒,顯著提高耐磨性和二次硬化能力,同時提高抗過熱敏感性。但釩含量過多會惡化鋼的可鍛造性能和磨削性能,因此鋼中的釩含量一般控制在0.2%-2%左右。
鎳(Ni):
鎳是唯一能同時提高鋼的強度、淬透性和韌性的元素,但對耐磨性和二次硬化性能無顯著貢獻。鎳會惡化工藝性能,如可鍛性、軟化性和切削性,因此在冷作模具鋼中較少應用。但在大截面的熱作模具鋼和塑料模具鋼中,加入少量鎳以提高淬透性和韌性。
錳(Mn):
錳能顯著提高淬透性,降低Ms點,增加淬火后鋼中殘余奧氏體量,從而減少淬火后的尺寸變形。錳是空淬微變形冷作模具鋼的基本成分,也是高碳奧氏體無磁模具鋼的主要合金元素。但錳會加劇回火脆性和過熱敏感性,因此宜與其他合金元素復合添加。在抗沖擊及高韌性的冷作模具鋼中,錳的含量受到限制(Mn≦0.6%-0.8%)。
硅(Si):
硅能顯著提高鋼的變形抗力和沖擊疲勞抗力,提高回火穩定性和抗氧化性能,但會降低鋼的塑性、韌性和增大脫碳傾向。在傳統抗沖擊鋼中,硅的含量為0.5%-2.0%。硅含量較高時,易導致加熱保溫過程中鋼中碳的石墨化。
鈷(Co):
鈷能提高高速鋼的二次硬化效果,即提高紅硬性;顯著改善含鎳馬氏體時效鋼的強韌性,使其具有優異的綜合力學性能;同時提高耐熱鋼和熱作模具鋼的耐熱性和熱強性。
硫(S):
硫是鋼中的有害元素,與鐵和錳化合生成FeS和MnS,增加鋼的熱脆性,降低強度和韌性。但硫能改善鋼的切削性能,因此發展了含硫易切削鋼。
磷(P):
磷也是鋼中的有害元素,增加鋼的脆性,尤其是低溫脆性(冷脆),并提高回火脆性的敏感性。但當磷與錳共存時,即使在高溫回火范圍內也會產生回火脆性。然而,磷能提高鋼的強度和耐蝕性能,因此發展了含磷的低合金鋼和鋼軌鋼,以提高它們的耐蝕性、耐磨性和抗壓性能。